
【上海】大型舞剧《倩女·幽魂》 电影经典再现舞台 缱绻一生的真爱回忆
2019.09.06 - 09.07
演出介绍
大型舞剧《倩女·幽魂》
电影经典再现舞台 缱绻一生的真爱回忆
电影经典舞剧重现
诗意布景打造唯美意境
缱绻缠绵的真挚爱情
黎明不要来
特别感谢徐克先生授权将电影《倩女·幽魂》改编为舞剧演出
舞剧《倩女·幽魂》荣获2016香港舞蹈年奖三大奖项
杰出布景设计(曾文通)
杰出男舞蹈员演出(李涵)
杰出女舞蹈员演出(唐娅)
演出简介
森林深处,轻纱竹户间,宁采臣与聂小倩,一瞬回眸相凝视,展开人鬼界的旷世情缘。以经典文学巨著《聊斋志异》为蓝本、八十年代徐克监制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为创作灵感,舞剧《倩女·幽魂》把故事搬上舞台,以缱绻缠绵的舞蹈描述男女主角邂逅、相恋、难舍难离的真挚情感。
香港舞蹈团(香港三大专业舞团之一)
香港舞蹈团于1981年成立,并于2001年注册成为慈善及非牟利机构,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舞团致力推广具当代艺术创意及香港特色的中国舞蹈,至今已上演百多部广受赞赏的作品。近期获奖作品包括《花木兰》、《倩女·幽魂》、《风云》、《中华英雄》及《白蛇》等。近年曾赴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多伦多、华盛顿、纽约、悉尼、伦敦、首尔、北京及台北等地巡演,以促进文化交流。

诗意布景打造唯美意境,打开舞台空间的维度与想象
舞剧版《倩女·幽魂》的舞台由香港著名舞台美术家、从事舞台美术工作20余年的曾文通主导设计,他曾获包括香港舞台剧奖最佳舞台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年度最佳艺术家奖(2007/08)等多个奖项。
开场虚浮半空的竹幕,灯光投射下若影若现的竹林,寥寥几片木板搭成的小木屋便造出了整间兰若寺的意境;盂兰节时的纸扎公仔队列、紫绿变幻的灯光,带出鬼门大开的震撼;对树妖姥姥和黑山老妖这两个反派做了抽象化处理,以群舞与黑色缎带代之,将具象的电影角色化为诗意的舞相。

香港乐坛多面手 再译经典旋律
此次舞剧版《倩女·幽魂》的音乐令人耳目一新,配乐由曾为陈奕迅、李克勤、蔡琴、张敬轩等歌手及团体创作流行乐作品的香港知名音乐人伍卓贤监制, 其编曲作品多元化,管弦乐及中乐团编曲作品已超过一百首,2012更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局颁赠年度最佳艺术家奖(音乐)。
舞剧在古典音乐中加入女声低吟的部分,如泣如诉,与舞蹈相得益彰。由黄霑作曲的《黎明不要来》、《倩女·幽魂》、《道道道》等经典旋律勾起回忆,经化用再添新鲜,最后「兰若·逝」中小倩伴着《黎明不要来》一曲飞奔消逝于夕阳一幕,将观众的情绪引向巅峰。

肢体间的对白,叙事说情于无声
相比电影的大量念白,在台上舞者以肢体诉说、以舞蹈传情。《倩女·幽魂》舞剧在编排上运用了多样的舞种和步调,在提升可看性的同时,亦将各角色的复杂性表现出来。如盂兰节庆时的人群、展现燕赤霞的嬉笑怒骂之态时,除了活用现代舞的步调,还运用了多种民俗民间舞的韵律和步调;「倩女·情」一段,群舞的水袖将聂小倩自白时凄凉的气氛、内心的哀婉与无奈烘托得更加深刻;而宁采臣、聂小倩的双人舞安排了大量的托举、旋转、落地动作,亦加深渲染了二人之间缱绻缠绵的爱意。

演出团队:香港舞蹈团全体舞蹈员
潘翎娟 首席舞蹈员 饰 聂小倩
李涵 首席舞蹈员 饰 宁采臣
陈荣 高级舞蹈员 饰 燕赤霞
主创团队
编导及编舞 杨云涛
联合编舞 谢茵
剧本改编 冼振东
音乐总监及作曲 伍卓贤
布景设计 曾文通
服装设计 莫君杰
灯光设计 邓炜培
数码影像设计 成博民
音乐表
倩女幽魂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张国荣 出版:大平洋音乐公司
黎明不要来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叶倩文 出版:Warner/Chappell Music, H.K. Limited
道道道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黄霑 出版: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imited
本演出购票观众请于演出当天演出前1小时至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售票处凭购票人有效身份证至柜台人工取票。
友情提示:本演出必须持有效票张,完成验票和检票后方可入场。收到票纸后请您妥善保存,若发生丢失、损毁、涂改将无法补发,谢绝入场。
大型舞剧《倩女·幽魂》
电影经典再现舞台 缱绻一生的真爱回忆
电影经典舞剧重现
诗意布景打造唯美意境
缱绻缠绵的真挚爱情
黎明不要来
特别感谢徐克先生授权将电影《倩女·幽魂》改编为舞剧演出
舞剧《倩女·幽魂》荣获2016香港舞蹈年奖三大奖项
杰出布景设计(曾文通)
杰出男舞蹈员演出(李涵)
杰出女舞蹈员演出(唐娅)
演出简介
森林深处,轻纱竹户间,宁采臣与聂小倩,一瞬回眸相凝视,展开人鬼界的旷世情缘。以经典文学巨著《聊斋志异》为蓝本、八十年代徐克监制的经典电影《倩女·幽魂》为创作灵感,舞剧《倩女·幽魂》把故事搬上舞台,以缱绻缠绵的舞蹈描述男女主角邂逅、相恋、难舍难离的真挚情感。
香港舞蹈团(香港三大专业舞团之一)
香港舞蹈团于1981年成立,并于2001年注册成为慈善及非牟利机构,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舞团致力推广具当代艺术创意及香港特色的中国舞蹈,至今已上演百多部广受赞赏的作品。近期获奖作品包括《花木兰》、《倩女·幽魂》、《风云》、《中华英雄》及《白蛇》等。近年曾赴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2010上海世博会、以及多伦多、华盛顿、纽约、悉尼、伦敦、首尔、北京及台北等地巡演,以促进文化交流。

诗意布景打造唯美意境,打开舞台空间的维度与想象
舞剧版《倩女·幽魂》的舞台由香港著名舞台美术家、从事舞台美术工作20余年的曾文通主导设计,他曾获包括香港舞台剧奖最佳舞台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年度最佳艺术家奖(2007/08)等多个奖项。
开场虚浮半空的竹幕,灯光投射下若影若现的竹林,寥寥几片木板搭成的小木屋便造出了整间兰若寺的意境;盂兰节时的纸扎公仔队列、紫绿变幻的灯光,带出鬼门大开的震撼;对树妖姥姥和黑山老妖这两个反派做了抽象化处理,以群舞与黑色缎带代之,将具象的电影角色化为诗意的舞相。

香港乐坛多面手 再译经典旋律
此次舞剧版《倩女·幽魂》的音乐令人耳目一新,配乐由曾为陈奕迅、李克勤、蔡琴、张敬轩等歌手及团体创作流行乐作品的香港知名音乐人伍卓贤监制, 其编曲作品多元化,管弦乐及中乐团编曲作品已超过一百首,2012更获得香港艺术发展局颁赠年度最佳艺术家奖(音乐)。
舞剧在古典音乐中加入女声低吟的部分,如泣如诉,与舞蹈相得益彰。由黄霑作曲的《黎明不要来》、《倩女·幽魂》、《道道道》等经典旋律勾起回忆,经化用再添新鲜,最后「兰若·逝」中小倩伴着《黎明不要来》一曲飞奔消逝于夕阳一幕,将观众的情绪引向巅峰。

肢体间的对白,叙事说情于无声
相比电影的大量念白,在台上舞者以肢体诉说、以舞蹈传情。《倩女·幽魂》舞剧在编排上运用了多样的舞种和步调,在提升可看性的同时,亦将各角色的复杂性表现出来。如盂兰节庆时的人群、展现燕赤霞的嬉笑怒骂之态时,除了活用现代舞的步调,还运用了多种民俗民间舞的韵律和步调;「倩女·情」一段,群舞的水袖将聂小倩自白时凄凉的气氛、内心的哀婉与无奈烘托得更加深刻;而宁采臣、聂小倩的双人舞安排了大量的托举、旋转、落地动作,亦加深渲染了二人之间缱绻缠绵的爱意。

演出团队:香港舞蹈团全体舞蹈员
潘翎娟 首席舞蹈员 饰 聂小倩
李涵 首席舞蹈员 饰 宁采臣
陈荣 高级舞蹈员 饰 燕赤霞
主创团队
编导及编舞 杨云涛
联合编舞 谢茵
剧本改编 冼振东
音乐总监及作曲 伍卓贤
布景设计 曾文通
服装设计 莫君杰
灯光设计 邓炜培
数码影像设计 成博民
音乐表
倩女幽魂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张国荣 出版:大平洋音乐公司
黎明不要来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叶倩文 出版:Warner/Chappell Music, H.K. Limited
道道道 作曲/填词:黄霑 演唱:黄霑 出版: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imited
本演出购票观众请于演出当天演出前1小时至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售票处凭购票人有效身份证至柜台人工取票。
友情提示:本演出必须持有效票张,完成验票和检票后方可入场。收到票纸后请您妥善保存,若发生丢失、损毁、涂改将无法补发,谢绝入场。
上一篇:经典戏剧上话重绎 莎士比亚经典历史剧上话与皇莎两大剧团再次联手呈现 《亨利五世》
下一篇:【上海】国际殿堂级家庭音乐剧《布莱梅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