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柏林戏剧节在中国《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
演出介绍
*请您留意确认所购场次和票档,票品一经售出,恕不退换。
-
*德语演出,中文字幕
演出时长约130分钟,无中场休息
剧情梗概
一位年轻诗人正在讲述他的故事。年轻时,他写了很多情诗和情歌,现在他想回过头来解释这些诗歌的含义。他用散文和诗歌、梦境和观察,描述了他与比阿特丽斯(Beatrice)从初次见面到害羞缄默再到神秘宣泄的不同阶段的爱情。从那时起,他开始了 "新生活"——这既意味着崭新、年轻的生活,也意味着因爱而有尊严、焕然一新的生活。
九岁时,他被一个几乎同龄的女孩深深迷住了: 比阿特丽斯。他的内心萌发了难以抑制的爱意,完全臣服于丘比特的力量。整整九年后,当 "我心中的主宰 "比阿特丽斯在一次偶遇中亲切地问候他时,他欣喜若狂:他为爱痴狂,并为自己的喜悦写下了十四行诗。然而,为了防止别人把他的诗作与他对比阿特丽斯的爱联系起来,他假装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当比阿特丽斯的一个朋友英年早逝时,他动情地写诗抗议死亡。后来,他假装爱上的女人离开了这座城市,他又编造了另一段爱情。这为他赢得了善变的名声。当比阿特丽斯否认与他相识时,他深感震惊,并试图用新的诗句使自己摆脱错误的猜疑。他的欲望迫使他接近她,但当他发现自己出现在她面前时,他完全失去了冷静,成了一个笑柄。他写下了忧伤的歌曲,而比阿特丽斯父亲的去世则加深了他的忧伤情绪。他病了九天,梦见比阿特丽斯死了,然后好像出于怨恨,继续写诗赞美她。就在那一刻,她真的死了。他打算用自己的一生来纪念她。在史诗《神曲》中,他与诗人维吉尔一起走过九层地狱(《地狱篇》),登上炼狱山的九级台阶(《炼狱篇》),忍受罪人的惩罚和折磨,以此赎罪之后,他在天堂再次见到了比阿特丽斯——圣洁的她。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相见终于实现了。
主创团队成员简介
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
舞台设计:彼得·鲍尔
服装设计:莉娜·施温德
作曲:乔纳斯·荷勒
钢琴编曲:保罗·汉金森
灯光设计:伯恩德·费尔德
戏剧构作:瓦什科·伯恩尼希
@ Flavio Karrer
导演 | 克里斯托弗·卢平 Christopher Rüping
1985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曾在德国汉堡戏剧学院和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学习导演。其最初在汉诺威、汉堡和法兰克福执导作品,而其导演风格可谓婉约细腻却又不乏生机,演员身处其间,既能畅快的释放自我,又可与观众自由的碰撞交流,卢平由此成为德语戏剧界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2016至2019年间,他受聘为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导演,此后又在瑞士苏黎世话剧院担任导演。迄今,其作品已四次入选柏林戏剧节,即:2015年的《家宴》(取材自托马斯·温特贝尔和莫根斯·鲁科弗创作的同名电影,首演于德国斯图加特话剧院)、2018年的《夜半鼓声》(布莱希特代表作,首演于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2019年长达10小时古希腊题材剧《狄俄尼索斯城》(首演于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以及2021年的《只是世界尽头》(尚-吕克·拉高斯的剧作,首演于瑞士苏黎世话剧院)。《今日剧场》杂志剧评人曾于2014年以及2015年连续授予卢平“年度青年导演”称号,更于2019年将其评为“年度导演”。2021年,该杂志剧评人将《只是世界尽头》选为“年度制作”。2022年,卢平执导的《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入选柏林戏剧节。
@ Sotiris Vasiliou
舞台设计 | 彼得·鲍尔 Peter Baur
1983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米尔阿克镇。其专为现场演出、戏剧和电影设计舞台造型、服装和视频影像。2003年,他入读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跟随埃里希·旺德学习舞台设计,此外他还作为客座艺术家接受过伊娃·施莱格尔和马提亚斯·赫尔曼的指导。求学的同时,他还在母校兼学建筑设计。在取得舞台设计文凭后,鲍尔又转至视觉艺术学院,跟随莫妮卡·邦维奇尼学习,并在此期间担任埃里希·旺德和伯恩哈德·克勒贝尔的助手。2011年,彼得·鲍尔与西比勒·杜德克、法尔科·赫罗尔德、埃德加·塞尔格、以及弗兰齐斯卡·瓦尔泽共同创作了《在陶里斯的伊菲革涅亚》,该剧首演于德国雷克林豪森的鲁尔戏剧节,还曾在柏林高尔基剧院上演。彼得·鲍尔长期与导演巴斯蒂安·克拉夫特保持合作,他们联袂创作的作品曾在众多剧场上演,如:柏林德意志剧院、慕尼黑王宫剧院、维也纳城堡剧院、维也纳话剧院、格拉茨话剧院等。除了作为设计师的本职工作外,彼得·鲍尔还与博物馆和公共空间合作开展自己的艺术项目,其主题多围绕家庭、青少期和性别身份认同,而创作灵感则基于他的个人经历和自身实验。
服装设计 | 莉娜·施温德 Lene Schwind
曾在德国慕尼黑学习服装设计,求学期间曾为雨果博斯和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等时尚品牌工作。在瑞士苏黎世话剧院以及巴塞尔剧院担任客座设计助理期间,她开始涉足剧场这一领域,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她参与了巴塞尔剧院和慕尼黑电影电视大学的戏剧制作,并设计出自己的首批服装作品。之后,她在德国法兰克福话剧院担任助理,期间与导演塔尔海默、克里根博格和科斯基合作了多个戏剧项目。自2011年起,莉娜·施温德成为独立服装设计师,此后与克里斯托弗·卢平保持紧密合作,这使之有机会参与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斯图加特国立剧院、柏林德意志剧院、以及慕尼黑室内剧院的戏剧项目。2015年,其参与主创的作品入选柏林戏剧节。莉娜·施温德还曾与奥利弗·里斯、贝尼迪克特·冯·彼得、弗洛里安·费德勒等导演合作。
作曲 | 乔纳斯·荷勒 Jonas Holle
1990年出生于德国吉森,成长于巴特特尔茨。他曾在柏林深造声音工程与通信技术,自2016年起成为柏林音乐产业界的独立音乐家和制作人。2018年,其首次参与克里斯托弗·卢平执导的剧目,期间与马茨·普若罗赫斯共同负责了《狄俄尼索斯城》的谱曲工作。2019年,《狄俄尼索斯城》入选柏林戏剧节,并荣获了内斯特罗伊戏剧奖之“德语区最佳演出”奖。最近,乔纳斯·荷勒还与唐泽琴江一道为瑞士苏黎世话剧院制作的《愤怒的葡萄》创作了音乐,该剧导演也是克里斯托弗·卢平。
钢琴编曲 | 保罗·汉金森 Paul Hankinson
出生于澳大利亚,目前定居柏林。他既是钢琴家、作曲家、编曲家、也是众多歌曲的作者。保罗·汉金森曾就读于澳大利亚昆士兰音乐学院,毕业时因成绩优异而获颁大学奖章。移居柏林后,他最初创作流行歌曲,并于2011年发行专辑《蒙特莫恩斯——镌之于水》(德国Traumton厂牌发行)。保罗·汉金森曾与梅根·华盛顿、凯特·米勒-海德克、达米安·热布格茨、菲欧拉、凯瑟琳·梅林、库舒·荣格、西沃恩·斯塔格等艺术家合作,还曾以作曲家、钢琴家、以及音乐总监的身份参与了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柏林HAU演艺中心、柏林新克尔恩歌剧院、布里斯班发电厂艺术中心等众多剧院的剧目制作。此外,他还为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和德国巴伯斯贝格电影交响乐团改编作品。保罗·汉金森也是在线乐谱供应商Musicnotes的签约艺人。2017年,德国Traumton厂牌发行了他的钢琴独奏专辑《冬之旅的回音》。
@ Daniel Sadrowski
戏剧构作 | 瓦什科·伯恩尼希 Vasco Boenisch
1980年出生于柏林,毕业于慕尼黑的德国新闻学院,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前,曾深造过新闻学、政治学、戏剧研究和社会学。他曾是德国《图片报》和《法兰克福评论报》的剧评人,并为《南德意志報》撰写剧评长达九年。2009至2014年间,他在西德广播公司担任文化新闻记者并主持节目,同时也是艺术与科学新闻总部的顾问。他曾与安可·英格柯共同制作了一档文化类节目《安可有时间》,并因此获得2014年德国电视学院奖。瓦什科·伯恩尼希还曾担任2010年米尔海姆剧作家奖评委、2011至2013年柏林戏剧节评委、2014年至2015年海德堡“戏剧市场”编剧奖评委。2015至2017年,他还是德国鲁尔区艺术节“鲁尔三年展”的戏剧构作,并在富克旺根艺术大学开设戏剧导演课程。自2018/2019演出季伊始,瓦什科·伯恩尼希作为戏剧构作总负责人与艺术总监约翰·西蒙斯携手在德国波鸿话剧院工作,此后数年里,该剧院斩获多项大奖并荣获“2022年度剧院”称号。瓦什科·伯恩尼希曾作为戏剧构作与众多导演合作,其中包括:安娜·特蕾莎·德·凯尔斯马克、弗洛里安·费希尔、赫伯特·弗里茨、卡琳·亨克尔、苏珊·肯尼迪、杜尚·大卫·帕里策克、莱斯·保维尔斯、克里斯托弗·卢平、约翰·西蒙斯等。瓦什科·伯恩尼希还为演员桑德拉·惠勒和詹斯·哈泽量身改编了克莱斯特的悲剧剧本《彭忒西勒亚》(该剧由约翰·西蒙斯执导,萨尔茨堡艺术节和波鸿话剧院联合制作,于2018年上演),并因此被数次提名“年度戏剧构作”。由其担任戏剧构作的《新生活:我们终将何去何从》(导演克里斯托弗·卢平)入选2022年柏林戏剧节。瓦什科·伯恩尼希自2023/2024演出季开始担任波鸿话剧院的剧目策划总监兼艺术副总监。他还出版过众多宣扬新闻学和戏剧评论的专著。2020年,他在《法兰克福汇报》(周日版)开设了“请问瓦什科·伯恩尼希”月度剧评专栏,并执笔撰文至今。
主要演员简介
@ Fatih Kurceren
威廉·巴特利·库珀
1995年出生于德国巴特特尔茨,2005至2011年间就读于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学院的芭蕾学院,2014至2018年继续在奥托·法尔肯贝格演艺学院深造。其出道之初参演过慕尼黑王宫剧院和慕尼黑室内剧院的剧目,期间曾与特拉杰·哈瑞尔、乌立克·拉舍、马特贾·寇勒兹尼克、凯文·巴尔兹等导演合作。他于2017年获颁柏林艺术学院“O.E.哈斯”奖,并自2018/2019演出季起成为波鸿话剧院的演员。
@ Vasco Boenisch
薇薇安·德·蒙克
1946年出生于比利时莫策尔,曾在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学习表演,并自1980年开始在荷兰以及比利各剧院担任演员。她最被人熟知的,是在比利时Needcompany剧团担任顶梁女主角,并被视作欧洲戏剧界的“头牌老旦”。1993年,她加入扬·劳威尔斯创立的Needcompany剧团,从此与之开启一段紧密而长久的合作关系,并因此随剧团赴世界各国巡演。在出演戏剧和影视作品之余,德·蒙克还于2000年执导过伊芙·恩斯勒的《阴道独白》,并于2003年将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搬上了汉堡德意志剧院的舞台。她还在欧洲各国参与了多个音乐戏剧项目。在德语地区,她曾参加2007年奥地利萨尔茨堡艺术节,期间出演了托马斯·伯恩哈德的剧作《鲍里斯的生日》并担纲女主角。而由其主演的独角戏《莫莉·布鲁姆》(导演扬·劳威尔斯、剧本取材自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自2021年巡演至今。1987年,因在《谁在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导演山姆·波加兹)中出色演绎了玛莎一角,德·蒙克荣获荷兰西奥多戏剧奖。2016年,在比利时根特电影节上,她又被授予演员行业协会职业贡献奖。2017年,比利时奧斯坦德电影节为其颁发终生成就奖。2018年,比利时弗拉芒大区政府还授予其普惠文化贡献最高奖。
@ Fatih Kurceren
安娜·德雷克斯勒
1990年出生于德国菲尔德尔斯塔特,2009至2013年就读于慕尼黑法尔肯贝格演艺学院,专攻表演。求学期间,曾参演维也纳城堡剧院的《彗星》(导演罗兰·施梅芬尼)、以及弗洛里安·费希尔执导的作品。2012年荣获柏林艺术学院“O.E.哈斯”奖。2013至2017年在慕尼黑室内剧院担任演员,期间曾与约翰·西蒙斯、史蒂芬·基米格、克里斯托弗·卢平、马丁·库泽、冈田利规等导演合作。2013年,因其在《万尼亚舅舅》中出色演绎了索尼娅一角,《今日剧场》杂志将其选为“年度青年女演员”。2014年,慕尼黑室内剧院资助委员会为其颁发促进奖,同年,巴伐利亚文化部青年演艺人才资助项目授予其艺术推广奖,她还于当年被评为年度“AZ之星”女演员。2017年,她不仅参演了柏林德意志剧院的剧目,还在奥地利萨尔茨堡艺术节出演了雅典娜·特桑加里执导的《露露》。2017/2018演出季,她加入慕尼黑王宫剧院,期间曾与导演迈克尔·塔尔海默以及芝诺·魏伊合作。自2018/2019年演出季开始,她在波鸿话剧院担任演员。
@ Fatih Kurceren
利斯托·奎巴
1983年出生在爱沙尼亚科塞,2002至2006年间在爱沙尼亚音乐与戏剧学院学习表演。2006年出道之初即加入塔林NO99剧场并工作至2013年,期间曾参演剧作家西蒙·斯蒂文斯的《三个王国》(导演塞巴斯蒂安·努布林),该剧为国际联合制作,而此经历也使他有机会于2014年加入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并工作至2015年。之后,他成为比利时NTGent剧团演员直至2018年。利斯托·奎巴曾与约翰·西蒙斯、班尼·克拉森斯、弗洛里安·费希尔等导演合作。2013年,因成功出演田纳西·威廉斯的《俄耳甫斯降临》(导演塞巴斯蒂安·努布林),他被《今日剧场》杂志评选为“年度青年男演员”。2016年,凭借出色演绎托米·维林加的《就是这些名字》(导演菲利普·伯克),他被授予荷兰阿蕾奇诺奖之最佳男演员奖。自2018/2019演出季起,利斯托·奎巴成为德国波鸿话剧院演员。
@ Fatih Kurceren
安妮·瑞特梅耶
1993年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2013至2017年在荷兰阿纳姆ArtEZ艺术大学学习。她曾在荷兰海牙Het国立剧院担任演员。2016年,她参演了奥地利格拉茨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制作的剧目《俱乐部的虚幻》,该剧在德语区戏剧演艺学生的戏剧节上获颁“马克思·莱因哈特”奖。安妮·瑞特梅耶自2018/2019演出季起成为德国波鸿话剧院的演员。2021年,《今日剧场》杂志剧评人将其评选为“年度青年女演员”。2022年,她又荣获了“波鸿戏剧奖”。
*剧照为过往演出 © Joerg Brueggemann / OSTKREUZ,阵容以现场为准
上一篇:【上海】【新年档】豪华巨制百年剧团经典国粹亲子皮影戏《大闹天宫》
下一篇:【上海】【新年档】上海2024新年动漫视听音乐会《天空之城》